跳至內容

什葉派伊瑪目

出自wikishia

     什葉派有來自先知家屬的十二位伊瑪目,根據聖訓明文他們都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者,領導伊斯蘭民族的伊瑪目。第一位伊瑪目是阿里·本·艾比·塔利布,其他十一位是他和聖女法圖麥的後代。

     什葉派認為伊瑪目是由真主親自指定,並具有不謬(即從不犯罪和出錯)、優越於他人、知曉幽玄學以及為他人說情等特徵。伊瑪目除了不能接受啟示(وحی),不帶來新的宗教外,和先知肩負著同樣的責任。遜尼派雖然不認同什葉派對伊瑪目的觀點,但也非常尊重十二位伊瑪目,認為他們是宗教的源泉。

     雖然古蘭經中沒有出現十二伊瑪目的名字,但在很多聖訓比如賈比爾聖訓十二哈里發聖訓等聖訓中出現了所有伊瑪目的名字。根據這些聖訓,十二伊瑪目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人,他們來自古萊什部落且都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家屬。 什葉十二伊瑪目派認為伊瑪目阿里是先知穆罕默德親自指定的繼承人,每一位伊瑪目都由上一位伊瑪目親自指定:阿里·本·艾比·塔利布、哈桑·本·阿里、海珊·本·阿里、穆罕默德·本·阿里、賈法爾·本·穆罕默德、穆薩·本·賈法爾、阿里·本·穆薩、穆罕默德·本·阿里、阿里·本·穆罕默德、哈桑·本·阿里、麥赫迪。根據什葉派的觀點每一位伊瑪目都為主道犧牲,最後一位伊瑪目麥赫迪任在世現階段處於隱循時期,但在不久的將來會出來拯救世人,讓世界充滿公正和平。

     什葉派有關十二伊瑪目生平的著作有:《引導》《الارشاد》《領導權的證據》《دلائل الامامة》等。 遜尼派雖然不認同十二伊瑪目是先知穆罕默德繼承人的觀點,但也非常尊重他們,撰寫了很多有關十二伊瑪目生平的著作,例如《ینابیع المودة》《友愛之泉》、《تذکرة الخواص》《特別的教誨》等。

伊瑪目對什葉派的意義

     信仰伊瑪目是什葉十二伊瑪目派的教條之一,依據是來自先知穆罕默德的聖訓。[1]什葉派認為伊瑪目是安拉通過使者穆罕默德親自指定的,[2]雖然十二伊瑪目的名字宰古蘭經中沒有出現,但是《領袖經文》[3]《滌淨經文》[4]《領導權經文》[5]《完美經文》[6]《宣揚經文》[7]《誠實者經文》[8]古蘭經明文都指向了伊瑪目和領導權「امامت」。[9]在很多聖訓和傳述中提到了伊瑪目的人數和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10]

     什葉派認為,伊瑪目和先知肩負著相同的重任,如講解古蘭經、闡述教法、解答宗教相關的疑問、培養人才、秉公執法;這二者之間的區別是先知可以接受啟示,可以帶來新的宗教。[11]

     什葉派認為從伊歷11年先知穆罕默德逝世阿里·本·艾比·塔利卜成為第一位伊瑪目到如今,伊瑪目的傳承從沒有中斷過。伊歷260年伊瑪目阿斯卡里殉難後,麥赫迪成為伊瑪目一直隱藏了至今。在什葉派看來,所有伊瑪目都為了主道犧牲。[12]

伊瑪目的特徵

     什葉派認為伊瑪目具有以下這些特徵:

  1. 不謬:伊瑪目就像先知穆罕默德一樣是從不犯罪,不犯任何錯誤的人。[13]
  2. 知曉玄妙:伊瑪目從安拉那裡得知玄妙。[14][注釋 1]
  3. 無條件服從:根據領袖經文[15][注釋 2]如同穆斯林必須服從安拉和先知穆罕默德一樣,穆斯林必須無條件服從伊瑪目,臣服伊瑪目是主命的。[16]
  4. 為他人說情:十二伊瑪目和先知穆罕默德一樣可以為他人說情。[17]
  5. 宗教和學術權威:依據兩法寶聖訓[18][注釋 3]和諾亞方舟聖訓[19][注釋 4]伊瑪目是宗教和學術權威,任何伊斯蘭相關的問題必須向他們詢問。[20]

伊瑪目的證明

     什葉派學者從理智方面比如伊瑪目的不謬、經訓依據比如賈比爾聖訓十二哈里發聖訓證明了伊瑪目的領導權是無可置疑的真理。

賈比爾聖訓

     當﴾يا أيُّهَا الَّذِينَ آمَنُوا أطِيعُوا الله وَ أطِيعُوا الرَّسُولَ وَ أُولِي الأمرِ مِنكُم﴿《信主的人們啊!你們應當順從安拉,順從使者和你們中的主事人》[21]這節經文降示後,聖門弟子賈比爾·本·阿卜杜拉·安薩里詢問先知經文中「أُولِي الْأَمْر」「主事人」指的是誰,先知答道:「他們是我的繼承人,是繼我之後穆斯林大眾的伊瑪目;第一位是阿里·本·艾比·塔利布,接著是哈桑、海珊、阿里·本·海珊、穆罕默德·本·阿里、賈法爾·本·穆罕默德、穆薩·本·賈法爾、阿里·本·穆薩、穆罕默德·本·阿里、阿里·本·穆罕默德、哈桑·本·阿里,以及他和我同名同稱的兒子(指麥赫迪)。」[22]

十二哈里發聖訓

     根據遜尼派學者記載的聖訓,先知穆罕默德曾明確的指定了他之後哈里發的人數,以及他們都出自古萊什部落等特點。 聖門弟子賈比爾·本·薩穆拉傳述道:《直到十二哈里發統治你們的時候,這個宗教會一直持續直到末日,他們都出自古萊什部落。》[23]遜尼派知名學者蘇萊曼·本·伊布拉辛·古杜澤認為這段聖訓中的十二位哈里發指的正是什葉派的十二伊瑪目,因為其他人並不符合聖訓中所指的內容。[24]

十二伊瑪目生平簡介

     什葉派認為根據理智的證據[25]什葉派認為根據理智的證據和經訓依據如蓋迪爾聖訓等先知穆罕默德之後阿里·本·艾比·塔利布是無需置疑的繼承人。[26]伊瑪目阿里之他的繼承人依次分別是伊瑪目哈桑、伊瑪目海珊、伊瑪目薩賈德、伊瑪目巴基爾、伊瑪目薩迪克、伊瑪目卡齊姆、伊瑪目里扎、伊瑪目賈瓦德、伊瑪目哈迪、伊瑪目哈桑·阿斯卡里以及伊瑪目麥赫迪。[27]

伊瑪目阿里

     阿里·本·艾比·塔利卜,以伊瑪目阿里聞名,尊稱是信士們的領袖 (امیرالمؤمنین) ,是什葉派的首位伊瑪目。伊瑪目阿里是艾布·塔利卜之子,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弟,在象年[注釋 5]七月十三日在克爾白天房裡出生。[28]伊瑪目阿里是第一個歸順先知穆罕默德的男人,[29]與其愛女法圖麥成婚,直到先知生命的最後一刻都陪伴在他身邊。[30]雖然先知穆罕默德在眾多公眾場合比如蓋迪爾·胡木宣布阿里是自己的繼承人,[31]但是在他過世後,當時穆斯林大眾向阿布·伯克爾效忠,擁護他成為哈里發。[32]三大哈里發[注釋 6]時代後,在伊歷35年人們向伊瑪目阿里效忠,擁護他為哈里發。[33]在伊瑪目阿里執政的四年零九個月,發生了駱駝戰役隋芬戰役以及納哈拉萬戰役三場內亂。因此伊瑪目阿里的執政時期一直忙於平息穆斯林內部的叛亂。[34]伊瑪目有數不勝數的美德[35]據伊本·阿巴斯傳述,古蘭經中有三百多節經文是有關阿里·本·艾比·塔利卜降示的。[36]同時他還傳述任何一節以《信主的人們啊》《یا أیها الذین آمنوا》開頭的經文降示,阿里都是這些人的首領。[37]伊瑪目阿里在伊歷40年萊麥丹月十九號庫法清真寺做晨禮時,被伊本·穆爾吉姆刺傷,在萊麥丹月二十一號殉難,遺體被埋葬在納傑夫。[38]

伊瑪目哈桑

     哈桑·本·阿里在伊歷三年萊麥丹月十五號麥地那出生,是伊瑪目阿里聖女法圖麥之子,以伊瑪目哈桑·穆吉塔巴聞名。[39]哈桑·本·阿里在父親殉難後,依據安拉的命令和伊瑪目阿里的遺囑成為了伊瑪目,並大約六個月成為了穆斯林哈里發。[40]在此期間穆阿維葉·本·阿布·蘇富揚派遣軍隊征戰伊拉克,並散布謠言離間伊瑪目哈桑的軍隊,最終伊瑪目不得不接受穆阿維葉和平協議,並以穆阿維葉去世後必須將哈里發之位還給先知家屬和保障什葉派教徒性命安全的條件將哈里發之位託付給了他。[41]

     哈桑·本·阿里經歷了十年伊瑪目[注釋 7]時期[42]穆阿維葉暗中聯繫他的妻子,以太子妃之位許諾要求她毒害伊瑪目。最終在伊歷50年二月二十八號,伊瑪目哈桑被毒害後殉難,遺體埋葬在麥地那巴齊墓地。[43]伊瑪目哈桑是卡薩聖訓所指的人之一,[44]也是穆巴哈萊事件的參與者之一,[45]並且還是《滌淨經文[46][注釋 8]中《先知家屬》一詞所包含的人。[47]

伊瑪目海珊

     海珊·本·阿里,伊歷4年八月三號在麥地那出生,[48]以阿巴·阿卜杜拉和烈士的領袖سید الشهداء聞名,是伊瑪目阿里的次子,在哥哥哈桑殉難後,依據先知穆罕默德的指令和父親的遺囑,成為了什葉派第三位伊瑪目。伊瑪目海珊是卡薩聖訓所指的人之一,[49]也是穆巴哈萊事件的參與者之一,[50]並且還是《滌淨經文》中《先知家屬اهل البیت》一詞所包含的人。[51]

     海珊·本·阿里經歷了十年伊瑪目時期,[52]除了最後的六個月一直都處在穆阿維葉(篡奪哈里發之位)的執政時期。[53]伊歷60年穆阿威葉去世,他的兒子葉齊德繼位。[54]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麥地那長官寫信,要求他讓海珊·本·阿里效忠,不然就把他的人頭送到沙姆。麥地那長官將此事通報給伊瑪目海珊,他連夜帶家屬趕往麥加。[55]過了一段時間後,伊瑪目海珊收到多封來自庫法民眾的信,內容都是請求他主持大局,伊瑪目便攜帶家屬和一眾弟子趕往庫法。[56]在經過卡爾巴拉時被歐麥爾·薩德奉葉齊德之命率領的軍隊圍攻,在伊歷69年阿舒拉日(一月十日)伊瑪目海珊和歐麥爾·薩德之間發生戰爭,最終伊瑪目海珊和七十二位弟子壯烈犧牲,婦女兒童以及伊瑪目重病的兒子阿里·本·海珊被俘虜。[57]

伊瑪目薩賈德

     阿里·本·海珊,伊歷38年麥地那出生,尊稱是薩賈德和宰因·阿比丁(虔誠的標飾)。是伊瑪目海珊和波斯公主沙赫堡諾之子,是什葉派的第四位伊瑪目。[58]伊瑪目薩賈德在卡爾巴拉戰役中被俘虜,[59]隨同其他戰俘被押往庫法和沙姆。[60]伊瑪目薩賈德到達沙姆後為人們發表演講,介紹了自己的身份,控訴當下不公的情況,人們受到了極大的衝擊,紛紛為伊瑪目的經歷熱淚盈眶。[61]俘虜時期結束後伊瑪目薩賈德回到了麥地那,一心拜功置身事外,除了艾布·哈姆宰·蘇瑪里、艾布·哈里德·卡布利外從不接觸他人。因此艾布·哈姆宰·蘇瑪里、艾布·哈里德·卡布利二人肩負起將伊瑪目薩賈德的學識教授給什葉派的責任。[62]伊瑪目薩賈德經歷了三十四年伊瑪目時期,[63]在五十七歲時被瓦利德·本·阿卜杜馬利克毒害,[64]伊歷95年殉難,遺體被埋葬在白格墓園伊瑪目哈桑墳墓的旁邊。[65]伊瑪目薩賈德的祈禱詞包含了很多宗教哲理,由後人收集命名為《薩賈德祈禱詞》《صحیفه سجادیه》。[66]

伊瑪目巴格爾

     穆罕默德·本·阿里在伊歷57年出生,[67]是伊瑪目薩賈德與堂妹法圖麥(伊瑪目哈桑的女兒)之子,[68]以伊瑪目巴格爾聞名,依據安拉和使者的明令以及父輩們的遺囑成為了伊瑪目,[69]穆罕默德·本·阿里是什葉派的第五位伊瑪目,卡爾巴拉戰役時年僅四歲的伊瑪目巴格爾也在場。[70]伊歷114年[71]伊瑪目巴格爾被當時哈里發赫沙目的侄子伊布拉辛·瓦利德·本·阿卜杜馬利克毒害,為主道犧牲。[72]伊瑪目的遺體被埋葬在父親墳墓的旁邊。[73]

     伊瑪目巴格爾經歷了約十九年的伊瑪目時期,[74]在此期間因為伍麥葉政府的暴政,各地遊行和民眾起義鋪天蓋地,每天都有新的內亂和鬥爭發生。政府忙得焦頭爛額,這讓一直處於白色恐怖的什葉派和先知後裔得到了喘息的機會。[75]從另一方面,卡爾巴拉伊瑪目海珊壯烈犧牲事件的真相漸漸被各地穆斯林得知,人們紛紛開始接近伊瑪目巴格爾,這讓他有足夠的機會宣傳伊斯蘭的真理,傳播先知家屬的學識,什葉派任何一位伊瑪目從未有過如此良好的機會,[76]因此來自伊瑪目巴格爾的傳述數不勝數,舍赫穆菲德認為伊瑪目哈桑和伊瑪目海珊的後代傳述過的聖訓數量都比不上伊瑪目巴格爾。[77]

伊瑪目薩迪格

     賈法爾·本·穆罕默德,以伊瑪目薩迪格聞名,在伊歷83年三月十七號麥地那出生。[78]是伊瑪目巴格爾和伍姆·法爾維(嘎西姆·本·穆罕默德·艾比·伯克爾之女)之子,是什葉派的第六位伊瑪目。伊歷148年,[79]被當時伍麥葉族的哈里發曼蘇爾·阿巴西毒害,最終為主道犧牲。[80]伊瑪目薩迪格的遺體被埋葬在麥地那白格墓園。[81]伊瑪目薩迪格經歷了三十四年伊瑪目時期,[82]在此期間,伍麥葉政府忙於處理各地的起義和內亂,[83]無暇管控什葉派和先知家屬,因此伊瑪目薩迪格得以機會大展手腳,他極力傳播宗教,為伊斯蘭民族和各學科領域培養了許多優秀的人才。[84]

     據史書記載,伊瑪目薩迪格的弟子和傳述者有四千多人,[85]其中什葉派的傑出人物有祖拉雷·本·艾因、穆罕默德·本穆斯林、莫民·陶格、赫沙目·本·哈卡姆、艾邦·本·塔格勒博、赫沙目·本·薩利姆、賈貝爾·本·韓揚。[86]

     遜尼派的傑出人物如蘇富揚·本·蘇里、哈奈菲派創始人艾布·哈尼法、馬立克派創始人馬利克·本·艾奈斯等人都曾是伊瑪目薩迪格的弟子。[87] 什葉派著名學者穆菲德認為在先知家屬當中,最多的聖訓均傳自伊瑪目薩迪格,[88]故什葉派又被稱為賈法爾派。[89]

伊瑪目卡澤姆

     穆薩·本·賈法爾,伊歷128年在艾布瓦(處於麥地那和麥加中間的地區)出生。是伊瑪目薩迪格和哈米達之子,尊稱是卡澤姆和「巴博·哈瓦伊吉」 (阿拉伯語:باب الحوائج 意為願望之門),以伊瑪目穆薩·卡澤姆聞名,是什葉派的第七位伊瑪目。[90]伊瑪目卡澤姆在父親殉難後按照伊瑪目薩迪格的遺囑成為了伊瑪目,[91]經歷了約三十五年的伊瑪目時期,[92]

     他和阿巴斯王朝的一眾哈里發曼蘇爾·阿巴斯、哈迪·阿巴斯、麥赫迪·阿巴斯、哈倫·拉希德在同一個時代。[93]這是阿巴斯王朝權勢最為輝煌顯赫的時代,伊瑪目卡澤姆和什葉派都處於十分危險的狀況,因此伊瑪目只好隱瞞自己的信仰,[注釋 9]並且囑咐什葉派也這樣做。[94] 伊歷179十月20號,當時的哈里發哈倫在朝覲結束後前往麥地那的路上命人將伊瑪目卡澤姆押送到麥地那的監獄,接著又被轉送到巴斯拉最後被轉移到巴格達監獄。[95]

     伊瑪目卡澤姆在巴格達監獄被辛迪·本·沙赫克毒害,伊歷183年殉難,遺體被埋葬在古萊什陵園,[96]既現如今的卡濟米耶聖陵(阿拉伯語:العتبة الكاظمية)。[97]

伊瑪目禮薩

     阿里·本·穆薩·本·賈法爾,伊歷148年麥地那出生,伊瑪目卡澤姆和納吉美·哈屯之子,以伊瑪目禮薩聞名,是什葉派的第八位伊瑪目,伊歷203年在圖斯(現如今的馬什哈德)殉難,享年五十五歲。[98]伊瑪目禮薩在父親殉難後按照他的遺囑成為了伊瑪目,[99]經歷了約二十年的伊瑪目時期,(伊歷183-203年)[100]和哈里發哈倫·拉希德以及他的兒子阿敏和馬蒙在同一個時代。[101]

     哈倫·拉希德去世後,由他的兒子馬蒙繼位。[102]馬蒙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降低伊瑪目禮薩作為伊斯蘭民族領袖的影響力;首先降低了手下對伊瑪目禮薩明面上的監控,接著他將太子之位交給伊瑪目禮薩。[103]因此在伊歷201年,[104]馬蒙邀請伊瑪目禮薩來到馬雷,[105]二人見面後他便要求伊瑪目禮薩成為太子,條件是他本人在位時伊瑪目不得插手朝中政事,伊瑪目禮薩拒絕了他的提議。但由於馬蒙的再三脅迫,最終伊瑪目禮薩不得不接受他的要求。[106] 馬蒙為了消弱伊瑪目禮薩在人們心中的影響力,在馬雷舉行了很多學術探討會,他邀請許多來自各學界的人士與伊瑪目禮薩辯論,(目的是為了伊瑪目出醜)毫無疑問每一次都是伊瑪目禮薩勝出,人們折服於伊瑪目淵博的學識,愈發仰慕伊瑪目。[107]過了一段時間後,馬蒙發覺什葉派日益壯大,伊瑪目禮薩對人們的影響愈發深遠後,便命人暗中毒害了伊瑪目。[108]

伊瑪目賈瓦德

     穆罕默德·本阿里,伊歷195年萊麥丹齋月在麥地那出生,是伊瑪目禮薩與薩比凱·諾比葉之子,以伊瑪目賈瓦德、伊瑪目穆罕默德·塔基聞名,是什葉派的第九位伊瑪目。[109]伊瑪目賈瓦德在伊歷220年殉難,[110]遺體被埋葬在卡澤敏古萊什陵園,祖父伊瑪目卡澤敏陵墓的旁邊。[111]

     伊瑪目賈瓦德八歲時[112]在父親殉難後根據他的遺囑成為了伊瑪目,[113]伊瑪目賈瓦德年齡的稚嫩讓部分什葉派產生質疑,以為他的叔父,伊瑪目禮薩的兄弟阿卜杜拉·本·穆薩更適合伊瑪目之位。大部分什葉派最終因為伊瑪目禮薩明面上的囑咐和對伊瑪目賈瓦德學識和能力的考驗,最終承認了他就是什葉派的第九位伊瑪目。[114]

     伊瑪目賈瓦德經歷了十七年伊瑪目時期,[115]與阿巴斯王朝的哈里發馬蒙和穆塔瑟姆在同一個時代。[116]伊歷204年當時的哈里發馬蒙為了更好的監控伊瑪目賈瓦德,召喚他到巴格達將自己的女兒烏姆·法澤許配給他。[117]過了一段時間後,伊瑪目賈瓦德回到了麥地那,他再也沒有外出直到麥盟去世。

     穆塔瑟姆繼位後,伊瑪目賈瓦德再度被召喚到巴格達,接著被軟禁在家。伊瑪目賈瓦德的妻子奉穆塔瑟姆之命毒害他,伊瑪目賈瓦德在伊歷220年殉難。[118]

伊瑪目哈迪

     阿里·本·穆罕默德,在伊歷212年麥地那附近的地區色麗亞[注釋 10]出生。[119]是伊瑪目賈瓦德與薩瑪奈·瑪格樂比之子,是什葉派的第十位伊瑪目,以伊瑪目哈迪、伊瑪目阿里·納基聞名。伊歷254年[120]被阿巴斯王朝的哈里發穆塔澤貝拉毒害,在薩邁拉殉難。[121]

     伊瑪目哈迪經歷了三十三年伊瑪目時期,與阿巴斯王朝的六位哈里發穆塔西姆、瓦希克、穆塔瓦基勒、蒙塔希爾、穆斯塔因、穆塔茲處於一個時代。[122] 穆塔瓦基勒在伊歷233年為了監控伊瑪目哈迪將他從麥地那召喚到薩邁拉[123]—阿巴斯王朝的政治中心——強迫他在此地定居。[124]穆塔瓦基勒去世後,分別由蒙塔希爾、穆斯塔因、穆塔茲一一繼位,伊瑪目哈迪被穆塔茲毒害,最終為主道殉難。[125]

     伊瑪目哈迪以傳播祈禱詞的方式教育什葉派,培養他們的信仰,[126] 《 賈眉艾·卡比類》《 جامعه کبیره 》什葉派著名祈禱詞之一,就是伊瑪目哈迪傳述的。[127]

伊瑪目哈桑·阿斯卡里

     哈桑·本·阿里,在伊歷232年麥地那出生,[128]是伊瑪目哈迪與胡帶斯之子,是什葉派的第十一位伊瑪目, 以伊瑪目哈桑·阿斯卡里聞名。伊歷260年被阿巴斯王朝的哈里發穆塔米德毒害,為主道殉難。[129]伊瑪目哈桑·阿斯卡里德遺體被埋葬在薩邁拉,父親陵墓的旁邊。[130]

     伊瑪目哈桑·阿斯卡里按照父親的遺囑成為了伊瑪目,[131]經歷了約六年的伊瑪目時期,與阿巴斯王朝的哈里發穆塔茲、穆赫塔迪、穆塔米德處於同一個時代。[132]

     伊瑪目哈桑·阿斯卡里被阿巴斯政府嚴密監視,曾幾次被押送到監獄囚禁。[133]部分歷史學家認為阿巴斯政府強迫伊瑪目哈桑·阿斯卡里留在薩邁拉就是為了軟禁他,[134]因此伊瑪目不得不隱瞞自己的信仰,[135]與他的父輩一樣從接受別人託付的渠道秘密與什葉派接觸。[136]歷史學家認為阿巴斯王朝對伊瑪目和什葉派的嚴加監視和管控,一是因為什葉派的人數日益壯大,追隨伊瑪目的人越來越多,這讓當時的哈里發惶惶不安,唯恐自己的政權被推翻;二是因為根據聖訓傳述第十一位伊瑪目的兒子,麥赫迪將會拯救世人與苦難之中。[137]因伊瑪目阿斯卡里和父親伊瑪目哈迪都居住在薩邁拉,故而這座城市又被稱為阿斯卡里因。[138]

伊瑪目麥赫迪

     穆罕默德·本·哈桑,在伊歷255年八月十五號薩眉拉出生,是伊瑪目阿斯卡里與納爾傑斯之子,以伊瑪目麥赫迪—時代的伊瑪目聞名。是什葉派的第十二位,也是最後一位伊瑪目。[139]

     伊瑪目麥赫迪直到父親殉難的前一刻——除了極少一部分什葉派——世人都不知道他的存在。伊瑪目麥赫迪在五歲時便成為了伊瑪目,先前的十一位伊瑪目都曾提到最後一位伊瑪目就是麥赫迪。伊瑪目麥赫迪在父親殉難後因為安拉的命令隱藏了起來,之後約有七十年左右小隱循時期(غیبت صغری),在此期間,由四大代理人(نواب اربعه)作為伊瑪目的中介與什葉派接觸。伊歷329年之後就是大隱循時期,什葉派失去了與伊瑪目麥赫迪接觸的渠道。

     根據聖訓,在伊瑪目麥赫迪隱循時期,期待他顯身和出世是每一個什葉派的責任,是最值得讚賞的行為。[140]什葉派認為當伊瑪目麥赫迪出世顯身後,會給全世界帶來公正與和平,[141]眾多聖訓都記載了伊瑪目麥赫迪出世的跡象。[142]

什葉派伊瑪目在遜尼派的地位

     遜尼派雖然不認同什葉派的十二伊瑪目是先知的繼承人,伊斯蘭民族的領袖這一觀點,但是也尊重和愛戴他們。[143]遜尼派學者認為《你說:「我不為此向你們所求報酬,只求為(我的)近親而親密」》(古蘭經42:23)這節經文中「近親」一詞指的是阿里、法圖麥以及他們的孩子,因此愛戴先知的近親對每一個穆斯林都是主命—瓦吉布。[144]伊歷六世紀遜尼派知名古蘭經注釋家法赫爾丁·拉迪認為根據這節經文,在禮拜中中座和末座(台善乎德 تشهد)念贊聖詞(صلوات)(願安拉祝福穆罕默德和他的後裔 اَللّهُمَّ صَلِّ عَلی مُحمّدٍ وَ آلِ مُحمّد )是主命——瓦吉布,愛戴阿里、法圖麥而他們的後代是每個穆斯林的義務。[145]

     部分遜尼派學者曾數次去瞻仰什葉派伊瑪目的陵墓,以他們為媒介向安拉訴說自己的心願。例如伊歷三世紀的遜尼派學者艾布·阿里·哈拉樂曾說:「每當我有難處時,就會去瞻仰穆薩·本·賈法爾(第七位伊瑪目)墳墓,並以他為中介向安拉訴說我的難處,然後我的情況就會好轉。」[146]據傳述伊歷四世紀聖訓學家艾布·伯克爾·穆罕默德·本·哈齊麥曾多次去瞻仰伊瑪目里扎的墳墓,每次去都虔誠跪拜並且嚎啕大哭,以至別人都投來異樣的目光。[147]伊歷四世紀聖訓學家伊本·罕百勒曾說:「我在圖斯居住期間,每當我有難處時就會去瞻仰阿里·本·穆薩·里扎的墳墓做杜瓦向真主祈禱,然後我的問題就會解決。」[148]賈法爾·蘇博豪尼認為,遜尼派眾多學者都將什葉派的伊瑪目視為宗教的源泉。[149]比如哈乃斐派的創始人阿布·哈尼法曾說:「我從未見過比賈法爾·本·穆罕默德(指伊瑪目薩蒂格)更懂法學的人。」[150]伊歷二世紀遜尼派聖訓學家穆罕默德·本·穆斯林·沙哈布·族赫里曾說:「我從未見過比阿里·本·海珊(指伊瑪目薩賈德)更懂宗教的人。」[151]遜尼派聖訓學家阿卜杜拉·本·阿陶曾說:「我對所有學者都抱有敬畏之心,從不曾輕視他們中的任何一位。但是我認為任何人的學識都不不上穆罕默德·本·阿里(指伊瑪目巴格爾),甚至哈卡姆·本·烏泰白(當時庫法最富有盛名的法學家)也只能做他的弟子。[152]

書籍目錄

     什葉派和遜尼派學者撰寫了很多有關十二伊瑪目生平和美德的著作,以下是其中一部分:

什葉派書籍

  • 《領導權的證據》《دلائل الامامة》穆罕默德·本·塔巴里(伊歷310年逝)著。原文是阿語,此書詳細的介紹了聖女法圖麥·宰海拉和十二伊瑪目的生平、美德以及生前所發生過的奇蹟。
  • 《引導》《اَلْإرْشاد فی مَعْرفة حُجَجِ الله عَلَی الْعِباد》什葉派法大學者舍赫·穆菲德(伊歷413年逝)著。原文是阿語,此書以聖訓和傳述的角度記錄了十二伊瑪目的生平和美德。穆罕默德·巴格爾·薩艾迪將其譯為了波斯語。
  • 《艾比·塔利布後裔的榮耀》《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伊本·沙赫·奧舒布(伊歷588年逝)著。原文是阿語,次數收集了先知穆罕默德、聖女法圖麥以及十二伊瑪目的美德。
  • 《艾拉穆·瓦拉》《إعلامُ الوَریٰ بأعلامِ الهدیٰ》法澤爾·哈桑·塔巴爾西(伊歷548年逝)著。原文是阿語,此書介紹了先知穆罕默德以及十二伊瑪目的生平。
  • 《卡什扶·古麥》《کَشْفُ الغُمَّة فی مَعْرِفَةِ الأئمّة》阿里·本·穆薩·艾巴里(伊歷692年逝)著。原文是阿語,此書詳細的描述了先知穆罕默德、聖女法圖麥和十二伊瑪目的生平以及生前所發生過的奇蹟。
  • 《教誨者的果園》《رَوضَةُ الْواعِظین وَ بَصیرَةُ الْمُتَّعِظین》法陶·尼沙布利(伊歷508年逝)著,次數的內容是先知穆罕默德和十二伊瑪目的生平詳解。這本書由穆罕默德·麥赫達威譯為波斯語。
  • 《賈拉·烏勇》《جَلاءُ العُیون》穆罕默德·巴格爾·瑪吉樂西(伊歷1037—1110)著,此書的內容是先知穆罕默德、聖女法圖麥以及十二伊瑪目的生平詳解。
  • 《蒙泰西·奧茂》《مُنْتَهَى ألآمال فی تَواريخِ ألنَّبی وَ ألْآل》舍赫阿巴斯·古密(伊歷1295-1359)著。本書一絲不苟、認真細緻的描述了先知穆罕默德、聖女法圖麥以及十二伊瑪目的生平。

遜尼派的書籍

  • 《先知後裔的榮耀》《مطالب السؤول فی مناقب آل الرسول》穆罕默德·本·泰勒哈·沙斐儀(伊歷582-652)著。原文是阿語,此書介紹了十二伊瑪目的生平。[153]
  • 《特別者的教誨》《تَذکِرَةُ الخَواصّ مِنَ الأمّة فی ذِکرِ خَصائص الأئمة》遜尼哈奈菲派的知名歷史學家優素福·本·嘎扎烏嘎里(伊歷654年逝)—以「薩博特·本·朱棣」聞名—著,。此書詳細的介紹了十二伊瑪目的生平和美德。[154]
  • 《扶素·穆赫麥》《الفصول المهمة فی معرفة الائمة》遜尼派九世紀大學者伊本·薩堡格·馬利奇(伊歷855年)著,此書介紹了十二伊瑪目的生平。[155]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學者多次傳述和引用了這本書的內容。[156]
  • 《十二位領袖》《الائمة الاثنا عشر‌》又名《ألشّذَراتُ الذّهَبیة》哈奈菲派著名學者沙姆蘇丁·本·圖倫(伊歷953年逝)。[157]
  • 《艾塔豪福》《الاتحاف بحب الاشراف》埃及沙斐儀教長賈瑪魯丁·沙博拉威(伊歷1092-1172)著,此書介紹了先知家屬的生平。[158]
  • 《努爾·艾博薩》《نور الابصار فی مناقب آل بیت النبی المختار》,十三世紀遜尼派知名學者默名·沙博蘭吉著,此書介紹了先知穆罕默德、十二伊瑪目以及哈里發的生平。
  • 《友愛之泉》《یَنابیعُ المَوَدّة لِذَوی القُرْبی》遜尼哈奈菲派教長伊布拉辛·古杜澤(伊歷1294年逝)著,[159]此書詳細的描述了先知家屬的生平、美德以及他們的光榮事跡。[160]

注釋

  1. 他們知曉既一切未知的,也知曉人用感官無法得知的事物。
  2. (阿拉伯語:آية اولي الأمر)就是:يَا أَيُّهَا الَّذِينَ آمَنُواْ أَطِيعُواْ الله وَأَطِيعُواْ الرَّسُولَ وَأُوْلِي الأَمْرِ مِنكُمْ...;《信道的人們啊!你們當服從安拉,應當服從使者和你們中的主事人。。。》。
  3. (阿拉伯語:حديث الثقلين)就是:«إنّي تاركٌ فيكم الثقلين ما إن تَمَسَّكتم بهما لن تضلّوا بعدي: كتابَ اللَّه وعترتي أهلَ بيتي، لن يفترقا حتى يردا عليّ الحوضَ» 先知穆罕默德曰:「我留下兩件重要的東西,只要你們堅持他們,你們就不會在我去世後誤入歧途:真主的書(古蘭經)和我的家屬。他們不會分開,直到他們來到我身邊在靠塞爾池塘。」
  4. (阿拉伯語:حديث السفينة)就是:« " أَلاَ إِنَّ مَثَلُ أَهلُ بَيتِي فِيكُمْ مَثَلُ سَفِينَةِ نُوح مَنْ رَكِبَهَا نَجَا ومَنْ تَخَلَّفَ عَنْهَا غَرِقَ"» 先知穆罕默德曰:「我家屬在你們中就像諾亞方舟,誰上了就得救,誰離開就淹死了。」
  5. (阿拉伯語:عام‌الفیل)是先知穆罕默德為聖十年前。
  6. 三大哈里發是指先知穆罕默德過世後,奪取了哈里發之位的人,他們分別是阿布·伯克爾·本·艾布·嘎哈菲、歐麥爾·本·哈塔卜和奧斯曼·本·阿凡。
  7. 這裡的伊瑪目是伊斯蘭社會的領袖,由真主指定在所有宗教和世俗事務中接替先知。
  8. ﴾إِنَّمَا يُرِيدُ ٱللَّهُ لِيُذۡهِبَ عَنكُمُ ٱلرِّجۡسَ أَهۡلَ ٱلۡبَيۡتِ وَيُطَهِّرَكُمۡ تَطۡهِيرٗا﴿《先知的家屬啊!安拉只欲消除你們的污穢,洗淨你們的罪惡。》
  9. 阿拉伯語:التقیة;隱瞞信仰:當生命因為信仰而面臨危險時,允許人為了自保把信仰隱藏在心裡,不表露出來。
  10. 色麗亞(阿拉伯語:صریا)是漢志靠近麥地那的一個村莊,據說是由伊瑪目穆薩·卡齊姆 建立的。

腳註

  1. 瑪卡利姆·設拉澤《古蘭經傳達的信息》《پیام قرآن》第九冊,182頁
  2. 阿里·穆罕默迪《卡什夫·穆拉德註解》《شرح کشف المراد》425頁;穆薩維·展賈尼《عقائد الامامیة الاثنی عشریة》《十二伊瑪目派信仰大全》第三冊,182頁
  3. 古蘭經4:59
  4. 古蘭經33:33
  5. 古蘭經5:55
  6. 古蘭經5:3
  7. 古蘭經5:67
  8. 古蘭經9:119
  9. 瑪卡利姆·設拉澤《古蘭經傳達的信息》《پیام قرآن》第九冊,170、171、369、370頁
  10. 瑪卡利姆·設拉澤《古蘭經傳達的信息》《پیام قرآن》第九冊,182頁
  11. 賈法爾·蘇博豪尼《什葉十二伊瑪目派信仰總綱》《منشور عقاید امامیه》165-166頁
  12. 詳情參見:薩杜格《特性》《الخصال》第二冊,528頁;塔巴爾西《艾拉穆·瓦拉》《إعلامُ الوَریٰ》367頁;瑪吉勒西《بحار الانوار》第二十七冊,207-217頁;薩杜格《من لایحضره الفقیه》《教法不求人》第二冊,585頁;伊本·沙赫·奧舒博《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第二冊,209頁數。
  13. 大學者赫利《卡什夫·穆拉德》《كشف المراد》184頁;法雅茲·拉西奇《سرمايه ايمان در اصول اعتقادات》114-115頁
  14. 庫萊尼《卡菲》《الکافی》第一冊,255、256、260、261頁;蘇博豪尼《علم غیب》63-79頁
  15. 古蘭經:4:58
  16. 圖西《التبیان》第一冊,214頁
  17. 圖西《التبیان》第一冊,214頁
  18. 穆罕默德·哈桑·薩法《巴薩·達拉賈》《بصائر الدرجات》412-414頁
  19. 穆罕默德·哈桑·薩法《巴薩·達拉賈》《بصائر الدرجات》297頁
  20. 賈法爾·蘇博豪尼《سیمای عقاید شیعه》231-235頁;賈法爾·蘇博豪尼《منشور عقاید امامیه》157-158頁;賽義德·伊布拉辛·穆薩維·展賈尼《عقائد الامامیة الاثنی عشریة》《十二伊瑪目派信仰大全》第三冊,180-181頁
  21. 古蘭經4:59
  22. 哈扎茲·拉齊《کفایة الاثر》53-55頁;薩杜格《کمال الدین》第一冊,253-254頁
  23. 布哈里《布哈里聖訓實錄》《صحیح بخاری》第八冊,127頁;穆斯林·尼沙布里《穆斯林聖訓實錄》《صحیح مسلم》第六冊,3-4頁;艾哈邁德·本·罕白里《艾哈邁德聖訓集》《مسند احمد بن حنبل》第五冊,90、93、98、99、100、106頁;提爾米茲《提爾米茲聖訓集》《سنن ترمذی》第三冊,340頁;薩傑斯陶尼《艾布·達吾德聖訓集》《سنن ابی داود》第二冊,309頁
  24. 古杜澤《ینابیع المودة》《友愛之泉》第三冊,292-293頁
  25. 詳情見:穆罕默迪《卡什夫·穆拉德註解》《شرح کشف المراد》427-441頁;穆薩維·展賈尼《عقائد الامامیة الاثنی عشریة》《十二伊瑪目派信仰大全》第三冊,7-8頁
  26. 詳情見:穆罕默迪《卡什夫·穆拉德註解》《شرح کشف المراد》427-441頁;穆薩維·展賈尼《عقائد الامامیة الاثنی عشریة》《十二伊瑪目派信仰大全》第三冊,7-8頁
  27. 詳情見:穆罕默迪《卡什夫·穆拉德註解》《شرح کشف المراد》495頁;穆薩維·展賈尼《عقائد الامامیة الاثنی عشریة》《十二伊瑪目派信仰大全》第三冊,179-180頁
  28.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一冊,5頁;·塔巴爾西《艾拉穆·瓦拉》《إعلامُ الوَریٰ》153頁
  29.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一冊,6 頁
  30.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教中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00頁
  31. 穆罕默迪《卡什夫·穆拉德註解》《شرح کشف المراد》427-436頁
  32. 塔巴爾西《艾拉穆·瓦拉》《إعلامُ الوَریٰ ٰ》138-139頁
  33.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教中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01頁
  34.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教中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02頁
  35.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一冊,29-66頁;塔巴爾西《艾拉穆·瓦拉》《إعلامُ الوَریٰ》182頁;哈克姆·哈薩卡尼《شواهد التنزیل》第一冊,63-71頁
  36. 古杜澤《ینابیع المودة》第一冊,21-31頁
  37. 哈克姆·哈薩卡尼《降示起因》《شواهد التنزیل》第一冊,63-71頁
  38.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一冊,29-66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154頁
  39.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5頁;塔巴爾西《艾拉穆·瓦拉》《إعلامُ الوَریٰ ٰ》154頁
  40. 塔巴爾西《艾拉穆·瓦拉》《إعلامُ الوَریٰ》205頁;塔巴塔巴伊《伊斯蘭教中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05頁
  41.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教中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06頁
  42.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教中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06頁
  43. 塔巴爾西《艾拉穆·瓦拉》《إعلامُ الوَریٰ》206頁
  44. 庫萊尼《卡菲》第一冊,287頁;哈克姆·哈薩卡尼《降示起因》《شواهد التنزیل》第二冊,38、52-55頁
  45.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一冊,168頁
  46. 古蘭經33:33
  47. 庫萊尼《卡菲》第一冊,287頁;哈克姆·哈薩卡尼《降示起因》《شواهد التنزیل》第二冊,29-139頁
  48. 塔巴爾西《艾拉穆·瓦拉》《إعلامُ الوَریٰ》214-215頁
  49. 庫萊尼《卡菲》《الکافی》第一冊,287頁;哈克姆·哈薩卡尼《شواهد التنزیل》第二冊,38、52-55頁
  50.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一冊,168頁
  51. 庫萊尼《卡菲》《الکافی》第一冊,287頁;哈克姆·哈薩卡尼《شواهد التنزیل》第二冊,29-139頁
  52. 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215頁
  53.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教中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05頁
  54.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32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222頁
  55. 穆薩維·展賈尼《عقائد الامامیة الاثنی عشریة》《十二伊瑪目派信仰大全》第一冊,148-149頁
  56.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教中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09-210頁
  57. 穆薩維·展賈尼《عقائد الامامیة الاثنی عشریة》《十二伊瑪目派信仰大全》第一冊,150頁
  58.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37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256頁;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 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四冊,175-176頁
  59.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14頁
  60.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19頁
  61. 瑪吉勒西《بحارالانوار》第四十五冊,138-139頁
  62.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教中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16頁
  63.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38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256頁;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 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四冊,175頁
  64. 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 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四冊,176頁
  65.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38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256頁;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 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四冊,176頁
  66. 《薩賈德祈禱詞》《صحیفه سجادیه》菲茲·伊斯蘭譯,3頁
  67.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57-158頁;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 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四冊,210頁
  68.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55頁
  69.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 158-159頁
  70. 葉古比《葉古比史》《تاریخ یعقوبی》第二冊,320頁
  71.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57-158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246頁
  72. 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 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四冊,210頁
  73.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57-158頁;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 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四冊,264頁
  74. 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265頁;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 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四冊,210頁
  75.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中的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17頁
  76.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中的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17-218頁
  77.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57頁
  78. 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271頁;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79-180頁
  79. 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271頁;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80頁
  80. 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 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二冊,280頁;賈爾法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326頁
  81. 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270頁;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80頁
  82.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80頁;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 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二冊,280頁
  83.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80頁;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 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二冊,280頁
  84.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中的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18-219頁
  85.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79頁;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 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二冊,247頁
  86.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中的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19頁
  87. 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 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二冊,247-248頁
  88.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79頁
  89. 謝赫迪《伊瑪目薩迪格—賈法爾·本·穆罕默德傳記》《زندگانی امام صادق(ع)》61頁
  90.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215頁;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四冊,323-324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294頁
  91.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215頁
  92.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179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294頁;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四冊,324頁
  93. 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四冊,323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294頁
  94.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384、385、398頁
  95.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402-404頁;庫萊尼《卡菲》《الکافی》第一冊,476頁
  96.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215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294頁;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四冊,324頁
  97.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中的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21頁
  98.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247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313-314頁
  99.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247頁
  100.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247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314頁
  101. 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314頁;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二冊,367頁
  102.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中的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22頁
  103.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433-435頁
  104.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326頁
  105.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中的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23-224頁
  106.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259-260頁;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二冊,363頁
  107.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442-443頁
  108.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445頁;塔巴塔巴伊《伊斯蘭中的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24頁
  109. 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344頁
  110.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273頁;伊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ع)》第四冊,379頁
  111.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295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344-345頁
  112.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482頁
  113.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273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345頁
  114.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472-474頁
  115.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273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344頁
  116. 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344頁
  117.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478頁)
  118.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480-482頁
  119.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297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355頁
  120. 庫萊尼《卡菲》《الکافی》第一冊,497頁;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297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355頁
  121. 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355頁;塔巴塔巴伊《伊斯蘭中的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25-226頁
  122.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502頁
  123.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503頁
  124.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503、506頁;庫萊尼《卡菲》《الکافی》第一冊,497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355頁
  125.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中的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27頁;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500、502頁
  126.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522頁
  127. 薩杜格《من لایحضره الفقیه》第二冊,609頁
  128. 庫萊尼《卡菲》《الکافی》第一冊,503頁;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313頁
  129. 庫萊尼《卡菲》《الکافی》第一冊,503頁;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313、336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367頁;塔巴塔巴伊《伊斯蘭中的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27-228頁
  130. 庫萊尼《卡菲》《الکافی》第一冊,503頁;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313、336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367頁
  131.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313、314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367頁
  132. 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367頁
  133.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537、539、542頁
  134.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532、542頁
  135.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中的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28頁
  136.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547-550頁
  137. 塔巴塔巴伊《伊斯蘭中的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28-229頁
  138. 賈法爾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 و 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500、536頁
  139. 庫萊尼《卡菲》《الکافی》第一冊,514頁;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339頁;塔巴爾西《إعلامُ الوَریٰ》《艾拉穆·瓦拉》418頁
  140. 瑪吉樂西《بحارالانوار》第五十二冊,122、336頁
  141. 庫萊尼《卡菲》《الکافی》第一冊,25頁;瑪吉樂西《بحارالانوار》第五十二冊, 336頁;塔巴塔巴伊《伊斯蘭中的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231-232頁
  142. 瑪吉樂西《光的海洋》《بحارالانوار》第五十二冊, 181-278頁
  143. 阿卜杜·賈堡·本·艾哈邁德《شرح الاصول الخمسة》《五大信條解析》514頁;塔扶塔扎尼《瑪嘎西德注釋》《شرح المقاصد》第五冊,263、290頁;巴格達迪《教派分歧》《الفرق بین الفرق》第五冊,263、290頁
  144. 哈克姆·哈薩卡尼《降示起因》《شواهد التنزیل》第二冊,189-196頁;扎瑪赫沙里《卡沙夫》《الکشاف》第四冊,219-220頁
  145. 法赫爾·拉迪《古蘭經雄偉注釋》《التفسیر الکبیر》第二十七冊,595頁
  146. 巴格達迪《巴格達史》《تاریخ بغداد》第一冊,133頁
  147. 伊本·哈賈爾·阿斯格拉尼《塔赫澤布》《تهذیب التهذیب》第七冊,388頁
  148. 伊本·罕百勒《值得信任的傳述者》《الثقات》第八冊,458頁
  149. 賈法爾·蘇博豪尼《什葉派信仰本質》《سیمای عقاید شیعه》234頁
  150. 宰哈比《سیر اعلام النبلاء》《學者之道》第六冊,257頁
  151. 艾布宰爾埃·大馬士基《大馬士革史記》《تاریخ ابی‌زرعة الدمشقی》536頁
  152. 伊本·阿薩克爾《大馬士革史》《تاریخ دمشق》第五十四冊,278頁
  153. 塔巴塔巴伊,《阿語著作中的先知家屬》《أهل البيت عليهم السلام في المكتبة العربية》,先知家屬機構,481-483頁
  154. 伊本·朱棣,《特別的教誨》《تذکره الخواص》,102-103頁
  155. 伊本·薩堡格,《扶素·穆赫麥》《الفصول المهمة》,第一冊,6、8、683-684頁
  156. 伊本·薩堡格,《扶素·穆赫麥》《الفصول المهمة》,第一冊,24頁
  157. 塔巴塔巴伊,《阿語著作中的先知家屬》《أهل البيت عليهم السلام في المكتبة العربية》,235頁
  158. 沙博拉威,《艾塔豪福》《الاتحاف بحب الاشراف》5-7頁
  159. 沙赫·穆罕默迪,《阿里和嘎迪爾宏的榮耀》《علی و شکوه غدیرخم》,波斯歷1384年,45頁
  160. 沙赫·穆罕默迪,《阿里和嘎迪爾宏的榮耀》《علی و شکوه غدیرخم》,波斯歷1384年,43頁

參考文獻

  • 艾哈邁德·本穆罕默德·本··罕白勒,《艾哈邁德聖訓集》《مسند أحمد》,貝魯特,達爾薩德出版社
  • 阿卜杜·萊哈曼·本·阿穆爾·艾布宰爾埃·大馬士基《大馬士革史記》《تاریخ ابی زرعة الدمشقی》,大馬士革,阿拉伯著作出版社
  • 優素福·本·嘎扎烏嘎里·伊本·朱棣《تذکره الخواص من الأمّة فی ذکر خصائص الأئمة》《特別者的教誨》,古墓,先知家屬百科中心,伊歷1426
  • 穆罕默德·本·韓邦,《值得信任的傳述者》《الثقات》,海達奧堡德,奧斯曼尼出版社,第一版,伊歷1393
  • 艾哈邁德·本·阿里·本·哈賈爾·阿斯格拉尼《塔赫澤布》《تهذیب التهذیب》,印度,奈扎密百科中心,第一版,伊歷1326
  • 穆罕默德·本·阿里·本·沙赫·奧舒博《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古墓,艾拉麥出版社,第一版,伊歷1379
  • 阿里·本·穆罕默德·本·薩巴格《扶素·穆赫麥》《الفصول المهمة فی معرفة‌الائمة》古墓,聖訓之家出版社
  • 阿里·本·哈桑·本·阿薩克爾《大馬士革史》《تاریخ دمشق》貝魯特,達爾·菲克出版社,伊歷1415—公曆1995
  • 穆罕默德·本·伊斯瑪儀·布哈里《布哈里聖訓實錄》《صحیح البخاری》貝魯特,達爾·菲克出版社,伊歷1404—公曆1981
  • 哈提布·巴格達迪《巴格達史》《تاریخ بغداد》貝魯特,達爾·庫圖博出版社,伊歷1417
  • 阿卜杜·嘎赫爾·巴格達迪《派別分歧》《الفرق بین الفرق وبیان الفرقة الناجیة》貝魯特,達爾·奧法格出版社,第二版,公曆1998
  • 穆罕默德·本·爾薩·特爾米澤,《特爾米澤聖訓集》《سنن الترمذی》貝魯特,達爾·菲克出版社,伊歷1403—公曆1983
  • 薩德丁·塔扶塔扎尼《瑪嘎西德注釋》《شرح المقاصد》古墓,謝里夫·拉迪出版社,伊歷1409
  • 米爾·賽義德·謝里夫·朱爾賈尼《瑪瓦格夫注釋》《شرح المواقف》古墓,謝里夫·拉迪出版社,第一版,伊歷1325
  • 拉蘇·賈爾法里揚《什葉派伊瑪目的政治觀點》《حیات فکری‌سیاسی امامان شیعه》古墓,安薩良出版社,第十一版,波斯歷1387
  • 奧拜杜拉·阿卜杜拉·哈克姆·哈薩卡尼《降示起因》《شواهد التنزیل لقواعد التفضیل‌》德黑蘭,伊斯蘭文化中心,第一版,伊歷1411
  • 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哈克姆·尼沙布利《المستدرک علی الصحیحین》《兩聖訓增補》海達奧堡德,伊歷1343
  • 賽義德·阿里·侯賽尼·米蘭尼《領導權的證明》《اثبات الولایة العامة للنّبی و الائمة》古墓,伊斯蘭真理出版社,第一版,伊歷1438
  • 賽義德·穆罕默德·巴格爾·哈奇姆《الامامة‌ و اهل البیت نظریة و الاستدلال》《先知家屬領導權辯解》古墓,現代伊斯蘭中心,第一版,伊歷1424
  • 穆罕默德·賈密爾《什葉派信仰解析》《الفوائدالبهیة فی شرح عقائدالإمامیة》貝魯特,艾拉瑪媒體出版社,第二版,伊歷1421
  • 阿里·本·穆罕默德·哈拉澤·拉迪《کفایة الاثر فی النص علی الائمة الاثنی عشر》《十二伊瑪目的相關聖訓》古墓,覺醒出版社,伊歷1401
  • 賽義德·艾布·嘎西姆·胡伊《法學的明燈》《مصباح الفقاهة》古墓,安薩良出版社,伊歷1417
  • 穆罕默德·本·艾哈邁德·沙姆蘇丁·宰哈比《學者之道》《سیر اعلام النبلاء》,使命出版社,第三版,伊歷1405
  • 瑪赫穆德·本·歐麥爾·扎瑪赫沙里《卡沙夫》《الکشاف عن حقایق غوامض التنزیل》貝魯特,阿拉伯著作出版社,第一版,伊歷1407
  • 賈法爾·蘇博豪尼《什葉派信仰本質》《سیمای عقاید شیعه》,賈瓦德·穆哈德西譯,德黑蘭,瑪什葉艾出版社,第一版,波斯歷1386
  • 賈法爾·蘇博豪尼,《幽玄》《علم غیب (آگاهی سوم)》古墓,伊瑪目薩蒂格出版社,第一版,波斯歷1386
  • 賈法爾·蘇博豪尼《什葉派信仰總綱》《منشور عقاید امامیه》古墓,伊瑪目薩蒂格出版社,第一版,波斯歷1376
  • 蘇萊曼·本·艾什阿斯·薩傑斯陶尼《艾比·達伍德聖訓集》《سنن أبی داود》貝魯特,達爾·菲克出版社,第一版,伊歷1410—公曆1990
  • 沙赫·穆罕默迪《阿里和嘎迪爾宏的榮耀》《علی و شکوه غدیرخم بر فراز وحی و رسالت در ترجمه ینابیع الموده》古墓,信士們的領袖出版社,波斯歷1384
  • 阿卜杜拉·本·穆罕默德·沙博拉威《艾塔豪福》《الاتحاف بحب الاشراف》古墓,達爾·克塔布出版社,伊歷1423
  • 賽義德·賈爾法·謝赫迪《伊瑪目薩蒂格—賈法爾·本·穆罕默德傳記》《 زندگانی امام صادق جعفر بن محمد》德黑蘭,伊斯蘭文化宣揚中心,第一版,波斯歷1377
  • 魯特夫拉·薩菲·古帕伊高尼《自然統治與教法統治》《ولایت تکوینی و ولایت تشریعی》古墓,阿亞圖拉薩菲·古帕伊高尼著作出版社,第一版,波斯歷1392
  • 穆罕默德·本·阿里·巴布葉·薩杜格《信仰》《الاعتقادات》古墓,舍赫·穆菲德著作出版社,第二版,伊歷1414
  • 穆罕默德·本·阿里·巴布葉·薩杜格《特性》《الخصال》古墓,古墓宗教學院出版社,第一版,波斯歷1362
  • 穆罕默德·本·阿里·巴布葉·薩杜格《里扎聖訓實錄》《عیون اخبار الرضا》德黑蘭,世紀出版社,第一版,伊歷1378
  • 穆罕默德·本·阿里·巴布葉·薩杜格《完美宗教》《کمال الدین و تمام النعمه》德黑蘭,伊斯蘭經典出版社,第二版,伊歷1395
  • 穆罕默德·本·阿里·巴布葉·薩杜格《教法不求人》《من لایحضره الفقیه》古墓,伊斯蘭書籍出版社,第二版·伊歷1403
  • 穆罕默德·哈桑·薩法《巴薩·達拉賈》《بصائر الدرجات فی فضائل آل محمد》古墓,阿亞圖拉瑪爾西·納賈夫出版社,第二版,伊歷1404
  • 賽義德·阿卜杜·阿奇茲·塔巴塔巴伊《اهل البیت فی المکتبه العربیه》《阿語著作中的先知家屬》古墓,先知家屬文化復甦機構
  • 賽義德·穆罕默德·海珊·塔巴塔巴伊《伊斯蘭教中的什葉派》《شیعه در اسلام》古墓,伊斯蘭著作出版社,波斯歷1383
  • 法澤爾·哈桑·塔巴爾西《艾拉穆·瓦拉》《إعلامُ الوَریٰ بأعلامِ الهدیٰ》德黑蘭,伊斯蘭經典出版社,第四版,伊歷1390
  • 穆罕默德·本·哈桑·圖西《古蘭經闡明注釋》《التبیان فی تفسیر القرآن》貝魯特,阿拉伯文化復甦中心
  • 賽義德·賈爾法·奧麥里《自然統治與教法統治》《الولایة التکوینیة و التشریعیة》伊斯蘭文化中心,第三版,伊歷1428
  • 哈桑·本·優素福·赫利《卡什夫·穆拉德》《كشف المراد في شرح تجريد الإعتقاد》古墓,伊瑪目薩蒂格出版社,第二版,波斯歷1382
  • 阿里·本·海珊《薩賈德祈禱詞》《صحیفه سجادیه》菲茲·伊斯蘭譯,德黑蘭,法基出版社,第二版,波斯歷1376
  • 穆罕默德·本·歐麥爾·法赫爾·拉迪《古蘭經雄偉注釋》《التفسیر الکبیر》又名《مفاتیح الغیب》貝魯特,阿拉伯文化復甦中心,第三版,伊歷1420
  • 阿卜杜·賈堡·本·艾哈邁德《五大信條解析》《شرح الاصول الخمسة》貝魯特,阿拉伯文化復甦中心,第一版,伊歷1422
  • 蘇萊曼·本·伊布拉辛·古杜澤《友愛之泉》《ینابیع المودة لذوی القربى》貝魯特,達爾·烏斯威出版社
  • 穆罕默德·本·也古柏·庫萊尼《卡菲》《الکافی》德黑蘭,伊斯蘭經典出版社,第三版,伊歷1407
  • 穆罕默德·默名·古密《不謬的領導》《ولایة ولی المعصوم(ع)》馬什哈德,伊瑪目里扎出版社,伊歷1409
  • 穆罕默德·巴格爾·瑪吉勒西《光的海洋》《بحار الأنوار》貝魯特,阿拉伯文化復甦中心,第二版,伊歷1403
  • 阿里·穆罕默迪《卡什夫·穆拉德註解》《کشف المراد》古墓,達爾·菲克出版社,第四版,波斯歷1378
  • 穆斯林·本·哈賈吉·尼沙布利《穆斯林聖訓實錄》《صحیح مسلم》貝魯特,達爾·菲克出版社
  • 穆罕默德·本·穆罕默德·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 فی معرفة حجج الله علی العباد》古墓,舍赫·穆菲德議會,第一版,伊歷1413
  • 穆罕默德·本·穆罕默德·穆菲德《اوائل المقالات فی المذاهب و المختارات》《教派相關論文》古墓,舍赫·穆菲德著作出版社,第一版,伊歷1413
  • 納西·瑪卡利姆·設拉澤《古蘭經傳達的信息》《پیام قرآن》德黑蘭,伊斯蘭經典出版社,第九版,波斯歷1386
  • 賽義德·伊布拉辛·穆薩維·展賈尼《عقائد الامامیة الاثنی عشریة》《十二伊瑪目派信仰大全》貝魯特,艾拉麥出版社,第三版,伊歷1413
  • 穆罕默德·本·伊布拉辛·諾曼尼《隱世》《کتاب الغیبه》,貝魯特,艾拉瑪媒體出版社,伊歷1403/公曆1983
  • 艾哈邁德·本·伊斯哈格·葉古比《葉古比史記》《تاریخ الیعقوبی》貝魯特,達魯薩德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