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卷(古蘭經)

出自wikishia

     (音譯:周茲)(阿拉伯語:الجزء)(意為:卷)是劃分古蘭經的標準之一,古蘭經被劃分為三十卷,每卷涵蓋四個「赫茲布」(حزب),根據奧斯曼·塔哈字體的排版每卷涵蓋二十頁。第三十卷包含三十七章,是古蘭經章數最多的一卷。在部分文化中,人們以卷數或卷首字母稱呼古蘭經的每一卷。

定義

     「卷」是劃分古蘭經的標準之一,穆斯林將古蘭經劃分為三十卷。[1]在部分文化中,人們以卷數或卷首字母稱呼古蘭經的每一卷。比如(音譯:阿瑪周茲)(阿拉伯語:جزء عم)指的是以「عَمَّ يَتَسَاءَلُونَ」[2]開頭的第三十卷。[3]每卷涵蓋四個(音譯:赫茲布)(阿拉伯語:حزب),根據奧斯曼·塔哈字體的排版每卷涵蓋二十頁。[4]

古蘭經劃分為卷的歷史

     部分學者認為,鑑於傳自伊斯蘭先知每月都要讀一遍《古蘭經》的聖訓[5],《古蘭經》才被劃分為三十卷。然而,關於《古蘭經》何時被劃分為三十卷,歷史學家眾說紛紜。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始於哈賈吉·本·優素福·薩嘎菲(伊歷 95 年逝世)執政時期,[6]當時為方便誦讀將《古蘭經》劃分為三十卷,穆斯林在齋月每日誦讀一卷,齋月結束便能完成全本誦讀。[7]另一些人則認為始於馬蒙 (阿拔斯哈里發)時期,是他下令正式將《古蘭經》劃分為三十卷。[8]伊歷八世紀《古蘭經》注釋學家扎爾卡希提出,是宗教學院將《古蘭經》劃分為三十卷,而後逐漸在人群中廣泛流傳至今。[9]

誦讀古蘭經「卷」的儀式

伊瑪目侯賽因聖陵的誦讀《古蘭經》「卷」的儀式(伊歷1443年齋月)
伊瑪目侯賽因聖陵的誦讀《古蘭經》「卷」的儀式(伊歷1443年齋月)

     在伊朗和其他伊斯蘭國家,在齋月期間每日聚眾誦讀一卷《古蘭經》是穆斯林的傳統之一,正因如此,它又被稱為「誦讀《古蘭經》『卷』的儀式」。在齋月,伊朗電視台會對宗教聖地舉行的誦讀《古蘭經》「卷」的儀式進行直播。[10]

     部分伊斯蘭國家,諸如伊朗,《古蘭經》的每一卷都會單獨出版,被印製成三十本獨立的冊子,旨在讓人們在參加追悼儀式時能夠方便誦讀。[11]

腳註

  1. 穆因尼《卷》《جزء》,波斯歷1377,836頁
  2. 古蘭經78:1
  3. 穆因尼《卷》《جزء》,波斯歷1377,836頁
  4. 利扎普爾《古蘭經常識》《دانستنی‌های قرآن》伊朗達維官網
  5. 艾哈邁德·本·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塔威《誦讀》《الترتیل وعلومه》,伊歷1420,65頁
  6. 卡沙尼《瑪哈傑·貝扎》《المحجة البیضاء》,伊歷1428,224頁
  7. 穆因尼《卷》《جزء》,波斯歷1377,836頁
  8. 瑪樂法《塔姆希德》《التمهید》,伊歷1412,第一冊,364頁
  9. 扎爾卡希《古蘭經學明證》《البرهان》伊歷1408,第一冊,250頁
  10. 《電視台的古蘭經「卷」誦讀儀式》《برنامه جزءخوانی صدا و سیما》,天堂的孔雀
  11. 戴胡達《戴胡達詞典》《لغت‌نامه دهخدا》

參考文獻

  • 艾哈邁德·本·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塔威《誦讀》《الترتیل وعلومه》沙特阿拉伯文化部,伊歷1420/公曆1999
  • 《電視台的古蘭經「卷」誦讀儀式》《برنامه جزءخوانی صدا و سیما》,天堂的孔雀,波斯歷1402年7月6日
  • 穆罕默德·塔基·利扎普爾《古蘭經常識》《دانستنی‌های قرآن》伊朗達維官網,波斯歷1402年2月11日
  • 阿里·艾克柏·戴胡達《戴胡達詞典》《لغت‌نامه دهخدا》
  • 巴德丁·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扎爾卡希《古蘭經學明證》《البرهان فی علوم القرآن》貝魯特,達爾吉出版社,伊歷1408
  • 穆赫森·菲茲·卡沙尼《瑪哈傑·貝扎》《المحجة البیضاء》庫姆,伊斯蘭傳播辦公室,第二版,伊歷1428
  • 《伊瑪目侯賽因陵墓古蘭經「卷」誦讀儀式》《مراسم جزءخوانی قرآن کریم در حرم امام حسین》宗教學院通訊社,波斯歷1402年7月6日
  • 穆罕默德·哈迪·瑪樂法《塔姆希德》《التمهید》庫姆,伊斯蘭著作學術機構,第一版,伊歷1412
  • 穆赫森·穆因尼《卷》《جزء》,古蘭經學術期刊,德黑蘭,納希德出版社,波斯歷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