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伊瑪目麥赫迪的隱遁

出自wikishia

     什葉十二伊瑪目派認為「隱遁」指伊瑪目麥赫迪隱藏在世人之中的時期。根據什葉派教義,伊瑪目麥赫迪的隱遁分為兩個時期,小隱遁,指伊瑪目初期的隱秘生活,至伊歷329年結束,歷時69至74年。大隱遁指伊瑪目與世隔絕直至顯世的生活。      什葉派認為伊瑪目麥赫迪在小隱遁時期通過四大代理人與什葉派保持聯繫和交流。但在大隱遁時期,任何人都無法在明面上與伊瑪目取得聯繫。什葉派通過聖訓傳述者和法學家,解決宗教事務相關的問題。據什葉派傳述記載,隱遁時期被比喻為太陽藏在烏雲背後,伊瑪目的光芒總會照耀在人們身上。關於伊瑪目麥赫迪為何隱遁,傳述中記載了部分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考驗人們的信仰。      什葉派學者為了向世人解答伊瑪目隱世的奧秘撰寫了許多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諾曼尼的《隱遁》和舍赫圖西的《隱遁》。

定義

     信仰第十二位伊瑪目處於隱遁時期是什葉派較之遜尼派特有的教條。什葉十二伊瑪目派認為「隱遁」指伊瑪目麥赫迪隱藏在世人之中的時期。[1]什葉派認為伊瑪目麥赫迪奉安拉之命命一直處於隱遁之中,直到時機到來為正義起義,拯救世人。[2]

小隱遁和大隱遁

     伊瑪目麥赫迪的隱遁分為兩個時期,短暫的時期被稱為小隱循,之後的長時期被稱為大隱循。

小隱遁

     小隱遁,指第十二位伊瑪目初期的隱秘生活,至伊歷329年結束,歷時69至74年。[3]      在小隱遁時期,伊瑪目麥赫迪通過四大代理人什葉派保持聯繫。[4]在這個時期,各地的什葉派將自己的問題和要求以信件的方式通過四大代理人轉交到伊瑪目,伊瑪目以同樣的方式做出答覆。[5]四大代理人主要活動為鼓勵什葉派學者參與當時的阿拔斯王朝、與謊稱是伊瑪目代理人的進行鬥爭以及組織各種宗教事務。[6]

大隱遁

     大隱遁是伊瑪目麥赫迪隱秘生活的第二個階段,自第四位代理人阿里·本·穆罕默德·薩姆里逝世伊歷329年開始,直到安拉的命令到來,伊瑪目麥赫迪才能結束他的隱秘生活。      在這一時期,伊瑪目麥赫迪既沒有與什葉派沒有表面上的接觸,亦沒有讓別人成為自己的代理人。儘管如此,什葉派認為聖訓傳述者和學者是伊瑪目的代理人。據傳述伊瑪目麥赫迪曾對伊斯哈格·本·葉古柏囑咐,當什葉派遇到新生事物時應該請教聖訓傳述者[7](這裏指的是什葉派法學家)。伊瑪目霍梅尼認為根據伊瑪目麥赫迪的囑咐,在大隱遁時期伊斯蘭社會的所有事物都應該交給法學家判斷。[8] 小隱遁與大隱循的區別在於,小隱循時期有伊瑪目親自任命的四大代理人,由他們作為什葉派與伊瑪目交流的中介,但在大隱遁時期任何人都無法直接接觸伊瑪目,取得與他面對面的聯繫。[9]

什葉派在隱遁初期的狀況

     在伊瑪目哈桑·阿斯卡里(什葉派第十一位伊瑪目)時代,什葉派迫不及待地等待他的兒子——救世主出生。[10]當時執政的阿巴斯王朝也四處追尋伊瑪目哈桑·阿斯卡里之子的下落,好斬草除根解決這個威脅他們的隱患。出於對第十二位伊瑪目安全問題的考慮,他的父親伊瑪目阿斯卡里只向親人和幾個十分信任的弟子透露了麥赫迪的存在,[11]故此大部分什葉派都不知道第十二位伊瑪目已經出生。[12] 由於當時的政治背景,伊瑪目阿斯卡里在遺囑中只提到了伊瑪目麥赫迪母親的名字,因此在他犧牲的第一年,部分什葉派認為伊瑪目麥赫迪的母親是隱遁時期伊瑪目之位的代理者。[13] 伊瑪目阿斯卡里犧牲後,部分以奧斯曼·本·賽義德·奧穆里為首的弟子宣佈伊瑪目阿斯卡里留下了後代,並且繼承了伊瑪目之位。[14]當時的什葉派在初期難以接受這個說法,部分人選擇擁戴別人為最後一位伊瑪目。[15]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什葉派內部陷入迷茫[16],部分人選擇了什葉派的其他派系(指非十二伊瑪目派)。[17]但最終什葉派教徒選擇接受伊瑪目阿里卡里留下後代的說法,並承認麥赫迪是他的繼承人。這一系列事件正是什葉十二伊瑪目派成立的根源。[18]

隱遁的原因

     什葉派學者認為人們並不能了解全面的了解伊瑪目麥赫迪隱遁的全奧秘,正如傳述所說,隱循的奧秘唯有安拉知道,當伊瑪目顯世後才會被揭曉。[19]關於隱循的奧秘,傳述中提到了以下幾點:

  • 保護伊瑪目麥赫迪的生命。[20]
  • 對人們的考驗[21]據來自伊瑪目穆薩·本·賈法爾的傳述,真主通過隱遁來考驗他的僕人。[22]在部分傳述中,「隱遁」被稱為安拉最艱難的考驗[23],其原因有以下兩點:
  1. 隱遁時期的漫長等待使信士們的內心搖擺不定,甚至質疑伊瑪目麥赫迪的存在。只有信仰堅定,虔誠敬主的信士才能通過這個艱難的考驗,始終堅信伊瑪目麥赫迪會顯世。[24]
  2. 隱遁時期的各種磨難和不幸給人們的心靈帶來巨大的創傷,信士們的信仰危在旦夕,搖搖欲墜;[25]
  • 直至顯世,伊瑪目從未向任何政權和暴君效忠。[26]據部分傳述記載,第十二位伊瑪目—哪怕是基於表面的「塔基亞」—都從未承認過任何一個不義的政府。伊瑪目麥赫迪從未因為「塔基亞」[註釋 1]而向任何一位暴君屈服或效忠,當他顯世後會一絲不苟毫無畏懼的執行安拉的法度。[28]
  • 感化民眾[29]
  • 「伊斯蘭教全球化」的政治和社會背景尚未準備好。

     在過去,一些先知也曾有過隱遁時期。[30]據古蘭經明文記載,部分先知如撒立哈、優努斯[31]、穆薩[32]、爾薩和赫澤爾因為考驗人們而有過短暫消失的時期。在部分傳述中,先知的隱遁被稱為安拉的常道,過去的民族都需接受的考驗。[33]      舍赫圖西認為,人們對伊瑪目麥赫迪的隱遁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人們用行為證明了他們未向伊瑪目臣服,沒能提供伊瑪目顯世拯救世人的機會,失去了與伊瑪目交流的榮譽。[34]什葉派哲學家哈傑·納西丁·圖西在其著作《信仰解析》《تجرید الاعتقاد》將伊瑪目麥赫迪隱循的原因之一歸咎於人們。[35]

註釋

  1. 「塔基亞」(阿拉伯語:التقية)指面對敵人時隱瞞內心的信仰或做出有違內心信仰的行為,為防止某些今世的災害和宗教上的傷害。[27]

腳註

  1. 諾曼尼《隱遁》《الغیبه》61頁;圖西《隱遁》《الغیبه》164頁
  2.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340頁
  3.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340頁;塔巴爾西《艾拉姆·瓦拉》《إعلام الوری》第二冊,260頁;薩德爾《小隱循史》《تاریخ الغیبة الصغری》339-342頁
  4. 圖西《隱循》《الغیبه》174頁
  5. 嘎法扎戴《伊瑪目麥赫迪代理人傳記》《زندگانی نواب خاص امام زمان》86頁
  6. 圖西《隱循》《الغیبه》109、225、226頁
  7. 薩杜格《完美宗教》《کمال‌الدین》第二冊,384頁
  8. 伊瑪目霍梅尼《貿易》《کتاب البیع》第二冊,635頁
  9. 薩德爾《小隱循史》《تاریخ الغیبة الصغری》341-345頁
  10. 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336頁
  11. 侯賽因《第十二位伊瑪目隱循的政治史》《تاریخ سیاسی غیبت امام دوازدهم》102頁
  12. 諾巴赫提《什葉的教派》《فرق الشیعة》150頁;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第二冊,336頁
  13. 薩杜格《完美宗教》《کمال‌الدین》第二冊,507頁
  14. 薩杜格《完美宗教》《کمال‌الدین》第二冊,93頁
  15. 穆達勒西·塔巴塔巴伊《學派完善》《مکتب در فرایند تکامل》162頁;·薩貝里《伊斯蘭教派史》《تاریخ فرق اسلامی》197頁;諾巴赫提《什葉派》《فرق الشیعة》107-109頁;艾什艾里·古密《教派論文》《المقالات و الفرق》114頁;薩杜格《完美宗教》《کمال‌الدین》第二冊,408頁
  16. 薩杜格《完美宗教》《کمال‌الدین》第二冊,426、429、487頁
  17. 薩杜格《完美宗教》《کمال‌الدین》第二冊,408頁
  18. 賽義德·穆爾塔扎《福素·穆赫陶拉》《الفصول المختاره》321頁
  19. 薩杜格《完美宗教》《کمال‌الدین》第二冊,282頁
  20. 諾曼尼《隱遁》《الغیبه》177頁;圖西《隱遁》《الغیبه》334頁
  21. 諾曼尼《隱遁》《الغیبه》205頁;圖西《隱遁》《الغیبه》339頁
  22. 圖西《隱遁》《الغیبه》204頁
  23. 圖西《隱遁》《الغیبه》203-207頁
  24. 菲茲·卡沙尼,第一季,101頁
  25. 圖西《隱遁》《الغیبه》202頁
  26. 諾曼尼《隱遁》《الغیبه》171、191頁;圖西《隱遁》《الغیبه》292頁
  27. 穆菲德《伊瑪目派信仰修正》《تصحیح الاعتقادات الامامیة》137頁;安薩里《رسائل فقهیة》《法學集》71頁
  28. 薩杜格《完美宗教》《کمال‌الدین》第二冊,480頁
  29. 諾曼尼《隱遁》《الغیبه》141頁
  30. 蘇萊曼揚《麥赫迪學(2)》《درسنامه مهدویت(۲)》41頁
  31. 《眾先知章》87節
  32. 《黃牛章》51節
  33. 薩杜格《完美宗教》《کمال‌الدین》第一冊,323頁
  34. 圖西《隱遁》《الغیبه》7頁
  35. 圖西《信仰解析》《تجرید الاعتقاد》221頁

參考文獻

  • 穆罕默德·本·阿里·本·沙赫·奧舒博《艾比塔利卜後裔的榮耀》《مناقب آل ابی‌طالب》古墓,阿拉麥出版社,伊歷1379
  • 阿里·本·爾薩·艾爾貝利《卡西夫·古麥》《کشف الغمة فی معرفة الائمة》貝魯特,公曆1981、伊歷1401
  • 薩德·本·阿卜杜拉·艾什艾里·古密《教派論文》《المقالات و الفرق》德黑蘭,知識文化出版社,波斯歷1361
  • 賽義德·魯胡拉·霍梅尼《貿易》《کتاب البیع》庫姆,伊斯瑪儀里揚出版社,波斯歷1363
  • 哈桑·哈桑扎戴·奧姆利《領導權之道:論證時代的伊瑪目》《نهج الولايه : برسی مستند در شناخت امام زمان》庫姆,格雅姆出版社
  • 賈瑟姆·侯賽因《第十二位伊瑪目隱循的政治史》《تاریخ سیاسی غیبت امام دوازدهم》德黑蘭,艾米·凱比出版社,波斯歷1377
  • 胡達·穆爾道·蘇萊曼揚《麥赫迪學2:伊瑪目麥赫迪的隱循時期》《درسنامه مهدویت(۲): حضرت مهدی و دوران غیبت》庫姆,麥赫迪文化中心,波斯歷1388
  • 阿里·本·侯賽因·賽義德·穆爾塔扎《福素·穆赫陶拉》《الفصول المختاره من العیون و المحاسن》庫姆,穆菲德著作出版社
  • 穆罕默德·本·阿里·薩杜格《完美宗教—完善恩惠》《کمال‌الدین وتمام النعمه》德黑蘭,伊斯蘭經典出版社,伊歷1395
  • 穆罕默德·本哈桑·圖西《隱遁》《الغیبة》庫姆,伊斯蘭學說出版社,伊歷1411
  • 穆罕默德·本·穆罕默德·本·諾曼·穆菲德《引導》《الارشاد فی معرفة حجج الله علی العباد》庫姆,穆赫冰出版社,波斯歷1384/伊歷1426
  • 侯賽因·薩貝里《伊斯蘭教派史》《تاریخ فرق اسلامی》德黑蘭,高校人文書籍編輯中心,波斯歷1390
  • 魯特福拉·薩菲·古帕伊嘎尼《十個問題的解答》《پاسخ ده پرسش》庫姆,尊貴的麥素邁出版社,波斯歷1375/伊歷1417
  • 賽義德·里扎·薩德爾《麥赫迪之道》《راه مهدی》庫姆,書院出版社,波斯歷史1378
  • 賽義德·穆罕默德·薩德爾《小隱遁史》《تاریخ الغیبة الصغری》貝魯特,達爾·塔奧魯出版社,伊歷1412
  • 賽義德·穆罕默德·薩德爾《大隱遁史》《تاریخ الغیبة الکبری》(源自《伊瑪目麥赫迪散文集》《از مجموعه موسوعة الامام المهدی》第二冊)貝魯特,達爾·塔奧魯出版社,伊歷1412
  • 賽義德·穆罕默德·卡澤姆·塔巴塔巴伊《什葉派聖訓史:隱遁時代》《تاریخ حدیث شیعه: عصر غیبت》庫姆,達爾·哈迪斯出版社,波斯歷1395
  • 法澤·本·哈桑·塔巴爾西《艾拉姆·瓦拉》《إعلام الوری بأعلام الهدی》庫姆,聖裔文化復甦機構,伊歷1417
  • 哈傑·納西丁·圖西《信仰解析》《تجرید الاعتقاد》德黑蘭,伊斯蘭學者出版社,伊歷1407
  • 穆罕默德·賈瓦德·法澤·蘭卡拉尼《隱遁時期執行伊斯蘭教律的必要性》《مشروعیت و ضرورت اجرای حدود اسلامی در زمان غیبت》庫姆,聖裔法學中心,伊歷1430
  • 賽義德·侯賽因·穆達勒西·塔巴塔巴伊《學派完善:論伊歷三世紀什葉派思想的發展》《مکتب در فرایند تکامل: نظری بر تطور مبانی فکری تشیع در سه قرن نخستین》德黑蘭,卡維爾出版社,波斯歷1388
  • 穆罕默德·本·伊布拉辛·諾曼尼《隱遁》《الغیبة》德黑蘭,薩杜格出版社,伊歷1397
  • 哈桑·本·穆薩·諾巴赫提《什葉的教派》《فرق الشیعة》納傑夫,穆爾塔扎維出版社,伊歷1355
  • 雅古特·哈瑪維《文學辭典》《معجم الادباء》貝魯特,達爾·菲克出版社,伊歷1400
  • 穆罕默德·本·諾曼·穆菲德《伊瑪目派信仰修正》《تصحیح الاعتقادات الامامیة》庫姆,穆菲德學術議會,第二版,伊歷1414
  • 穆爾塔扎·安薩里《法學集》《رسائل فقهیة》庫姆,巴格里出版社,第一版,伊歷1414